第42章 渡江的时间节点(求追读)_元末:朕才是真命天子
欧尚小说网 > 元末:朕才是真命天子 > 第42章 渡江的时间节点(求追读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章 渡江的时间节点(求追读)

  梁县打下来要不要守,这是个问题。

  历史上左君弼占据庐州十几年,朱元璋渡江占据南京后,张士诚又从江北占据了淮西、淮北大片地方,朱元璋又占据了和阳、滁州一线。

  左君弼和张士诚合作,跟朱元璋对线,双方在庐州附近反复打拉锯战,打了不知多少场,打的合肥地区人口十不存一,庐州城更是片瓦不存。

  从这点来说,鲁锦提前攻占庐州,相当于救活了合肥地区几十万的百姓。

  明初建国后,重建庐州城,整个合肥地区的人口,都是从江苏移民过去的,梁县这个本来就不大,也没有城墙的小县,更是被直接撤销。

  现在的梁县当然有人口,大概不到两万,也就是个大些的镇子,而鲁锦也有两种选择。

  要么直接把梁县的县城人口搬到庐州来,庐州是能装下的。

  现在的庐州城,建于南宋初年,专门为抵御蒙古进攻而扩建的,蒙古南下攻宋的过程中,庐州始终未被攻克,直到南宋首都那边投降后,庐州守军才跟着投降的。

  扩建后的庐州城以天然河道为护城河,城区面积极大,城内甚至有条金斗河蜿蜒流过,汉末三国时期,让孙权伤心的逍遥津,更是直接被城墙圈在城里。

  此时的庐州城,比大明时期商业繁茂的广州城还要大的多,面积有五平方公里以上,南宋巅峰时期城内拥有户籍的人口就有12万多,外来常住人口也有好几万,装下20万人不成问题。

  而鲁锦接手的庐州城,只有六万人口,城内有大把的空闲住宅,甚至城里还有一半面积的空地,可以用来扩建住宅,或者在城里建工厂,现在是被他当军营用了。

  把梁县的全部人口都搬进来,也是小意思,但人口多了,粮食消耗量也就水涨船高了。

  如果不搬,要守梁县,那就得在梁县驻军,还要筑城,这样要花很多钱粮和时间。

  关键是他北面暂时没有敌人,即使把梁县搬空了也没什么影响,因此一时间犹豫起来。

  这个时候,刚来的杨璟就体现了他的价值。

  之前的巢湖诸将都只能听鲁锦的命令行事,商量一些战斗战术没问题,可要谈到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,他们就给不出什么建议了,但杨璟可以。

  “大帅,梁县要守,还得筑城,而且不止梁县,我们还得再往东面筑一座新城,或者堡垒。”

  鲁锦闻言挑了挑眉,“理由呢?”

  杨璟当即找了几个茶碗在地上摆起了地图,然后解释道。

  “这是庐州城,西面的六安距离庐州两百多里,西北的安丰、寿县距离庐州三百多里,北面的定远距离庐州也是三百多里,东北的滁州、全椒距离庐州也有三百里,这一大片地方,中间只有一个梁县。

  “若是把梁县撤了,那么这三个方向的敌军都可以长驱直入,直抵庐州城下,到时候我们就得打守城战了。

  “可若在梁县筑城,驻军,那这三个方向的敌军无论如何都不敢绕过梁县,来直接打庐州,他们要是敢放着梁县不打,直接打庐州,梁县就能出现在他们背后,切断他们的粮道。

  “反之,如果梁县成了前线,遭受攻击,我们就可以以庐州为中军本部,派出援军到梁县支援,将敌人拦在外面,梁县距离庐州七十里,不远不近,正好可以给庐州当前哨。”

  鲁锦闻言点点头,从战役角度来说,说的很有道理,问题是他知道,北面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大股的敌军,因为他有历史剧透挂

  庐州西北是刘杜部红军,东北是徐州芝麻李,都是他的‘友军’,元军肯定得先打掉他们,才会来庐州找鲁锦的麻烦。

  为什么朱元璋历史上能在淮西苟起来,就是因为北面一直有刘杜部红军帮他吸引火力,刘杜部的龙凤北伐可是轰轰烈烈,连元上都都被他们攻克,并烧成了白地。

  龙凤北伐的中路军甚至一路打到了朝鲜半岛,打过三八线,攻克了高丽首都开京,吓得高丽王室差点坐船跑路,然后中路军又回师,从辽东走傍海道(辽西走廊)进攻大都,属实是离谱

  北京的蒙古人睁开眼睛一看,夭寿啦!宋军居然从山海关外打来了!

  众所周知,宋军只要不姓赵,就超级能打

  有个这么给力的队友,鲁锦的北面怎么可能会有大敌。

  对于杨璟的建议,仅从作战方面来说,他的建议还是十分中肯的,所以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,鲁锦就点点头鼓励道。

  “你说的很有道理,那除了梁县,你说还要再筑一城,是放在哪里呢?”

  杨璟当即又摆了一个茶碗。

  “当前我们在庐州,面对的敌军主要有三股,左君弼已被大帅所杀,朱亮祖也被大帅生擒,还派了人去打六安,有朱亮祖在手,六安必克,那剩下的唯一敌军,就是正东面的康茂才了。

  “康茂才占据和阳,距离庐州也是三百多里,中间一马平川,他若出兵来攻,也可直抵庐州城下,所以我建议在庐州正东,一百到两百里处,寻一处有水源的地方筑城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sxs.cc。欧尚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s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